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浦玉忠:高校产学研必须走出“围墙”

发布时间:2010-12-03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浦玉忠:高校产学研必须走出“围墙”

    【专家】浦玉忠

    【核心观点】高校产学研必须走出“围墙”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10-11-30

    【作苏雁 近日,常州大学与两家本地民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者把研究中心直接设在校内。截至目前,常州大学已与20多个市、县(区)级政府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与1200多家企业洽谈了产学研合作项目。一所刚刚更名半年的地方高校,为何能把产学研做实、做深、做活?为此,记者专访了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教授。

    记者:常州大学主动走出“象牙塔”,跨越与经济社会发展接壤的“围墙”,这种产学研合作意识是怎么来的?

    浦玉忠:大学名称反映其办学定位,作为常州地区第一所以大学命名的本科院校,常州大学的定位是到“十二五”末,建成以工、理、管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为常州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高校产学研必须走出“围墙”。作为原部属院校,常州大学具有石油石化行业背景,服务行业的历史使命培育了学校走出校门与社会打交道的主动意识;另外,学校所处的常州市,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当前正在进行“科技长征”,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打造了常州科教城和常州国家大学科技园这一城市发展战略平台。“近水楼台先得月”,常州大学地处常州科教城,有责任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做“领跑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记者:要做产学研合作的“领跑者”,常州大学有何优势?

    浦玉忠:除了区位优势,常州大学自身也有学科优势。学校现有30个硕士点,5个工程硕士领域。紧跟国家、江苏省特别是常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常州大学将继续提升化工、材料、机械、油气等四大工科类优势学科以及理学、管理学等学科,重点发展生物制药、能源、环境安全、电子信息等继发学科群,大力扶持文学、经济学、法学等后发学科群,适当增设农学、医学等新兴学科,逐步形成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良好态势。这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加盟常州大学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记者:产学研合作中有一种“门诊”现象,即企业有了难题,就到学校找技术突破点,好比是“看病”,病好了付钱说“再见”。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并没有有机的、长效的联系机制。对于常州大学来说,产学研合作的具体有效路径是什么?

    浦玉忠:产学研三者是一体,并不是割裂开的。我举个例子,常州大学所在的常州科教城,同时也是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目前已聚集了300多家大学和大院大所在这里开展产学研合作,有各类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8000人,是常州几千家企业转型发展的“智囊库”和技术攻关的“总指挥部”。

    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常州大学,我们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产业教授”的概念,喊出了“研究在常大,创业在常州”的口号,柔性引进常州科教城的高层次人才。目前,已有20多位专家参与到我校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我们的教师和研究生也参与到常州科教城各大院大所的研发和生产活动中,形成了互惠共享的高层次人才用人机制。这种创新性的人才资源利用模式,充分发挥了常州科教城的高层次人才在高校的学科建设、青年教师指导、研究生培养、产业化合作方面的立体化共享作用,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三方都获益。

    记者:现在各地都在建设大学科技城这样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吸引高校扎堆入驻,但是集聚效应并没有发挥出来,“研究在常大,创业在常州”这样的联动发展理念是个不错的尝试。

    浦玉忠:有了常州科教城这棵“大树”,常州大学在科研和产业化上可以迅速“开枝散叶”。今年10月底,常州大学成立了机器人研究所,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常州科教城设立的院士工作站,我们聘请了蔡鹤皋院士担任研究所名誉所长,将常州大学机器人研究平台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科教城内的高科技机器人生产基地紧密结合到一起,全面推进了从研发到生产的“一条龙”创新。

    “研究在常大,创业在常州”的联动发展理念,使学校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最近,我们整体引进的材料设计科研团队,即将入选江苏省2010年度“创新创业人才支撑计划”;我们从美国引进的陈新博士,即将入选“江苏特聘教授”;我们还从海外以及国内著名医药企业引进了5位生物制药领域的专家,相信三、五年后,常州大学将在生物制药研究领域崭露头角。

    记者:在知名高校加快“下乡”步伐、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情况下,作为地方性大学,常州大学有何动作?

    浦玉忠:在全国众多本科院校中,各类名牌高校占有绝大部分的资金、人才、科研设备等发展优势。常州大学要在竞争格局中突围,必须要进一步扎根常州乃至江苏大地。我们启动了“产学研111工程”,选派100名素质好、业务精、懂科研、善沟通的博士、教授到乡镇、企业挂职;建立100家产学研合作基地;狠抓重大项目的落实,培育10家特大型企业为长期紧密合作伙伴。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我们集中了化工、材料、机械等众多学科优势,先后组建了新能源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等7个创新平台、17个科技创新团队,形成服务地方的合力。服务地方的同时,常州大学自身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近年来,承担或完成国家级项目40项,省部级项目25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4项。

    提供者:吴 璐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