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产学研联盟模式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0-12-21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摘 要发展产学研联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性举措,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产学研联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较为深刻的内在机理,且可以采取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培养与交流人才、内部一体化等五种合作模式。产学研联盟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不同的模式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绩效。

关键词产学研联盟 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联盟 协同效应

产学研是当今教育、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推动三者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对于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学研联盟是产学研合作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式。[1]

产学研联盟在形成与运行过程中,其内部机制与运行效应直接作用于联盟自身及其外部环境,因而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与绩效。但是,在产学研联盟合作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产学研联盟模式,往往导致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因而,产学研联盟模式的选择,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就产学研联盟内部运行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产学研联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并对我国产学研联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问题进行分析。[2]

一、产学研联盟创新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关于产学研联盟的定义,许多学者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如肖正学等(2008)提出:“产学研联盟是指通过高校集群、科研院所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的紧密结合,实现高校、科研院所集群与企业群、产业群对接互动,使其产生集群效应,从而获得外部资源,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1] 我们认为,所谓产学研联盟,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获得最佳利益和综合优势,利用各自的资源或优势而建立的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正式但非合并的关系结构。[3]它是面向市场而建立的一种动态性的知识、技术和经济联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不可或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产学研联盟能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富有创新活力的创新体系,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那么,产学研这一功能的发挥,到底有着怎样的内在机理呢?下面从战略联盟、协同效应、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 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R. Nigel)提出的,他们将战略联盟界定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4]

产学研联盟中的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有着共同的战略目标,又各有优势和资源,通过协议实现风险共担、共同发展,但进行的合作是松散的,因而是一种典型的战略联盟形式。与产业市场中一般的战略联盟不同,产学研联盟的主体更加多元化,包括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同时,各主体的资源和优势互补性更强。产学研联盟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将一定区域内的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其结果必然是区域经济的整体进步。

(二)协同效应

所谓协同效应,是指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效益的总和的效应,通俗地表示“2+2=5”。最早提出战略协同的是Ansoff(1965),他认为协同就是企业通过识别自身能力与机遇的匹配关系来成功拓展新的事业,有效配置生产要素、业务单元与环境条件,实现类似报酬递增的结果。

产学研联盟的形成于运行,有着显著的协同效应:一方面,企业研究部门与科研院所、高校的研究机构能实现合理分工与良性合作,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研发和投资;另一方面,联盟内部各主体可以通过共享有形资源、协调的战略、垂直整合、联合与供应商谈判等,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通过这种协同效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绩效得以显著提升(如图一)。

研发部门1

组装企业

商业化

生产企业1

研发部门

i=2、3…

生产企业

i=2、3…

采购

提供零部件

产品相互配套

技术的兼容

信息参考

图一 产学研联盟中的部门协同

资料来源:孙福全等著:《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三)网络理论

网络理论认为,具有网络型组织的企业,对于增强企业组织的活力和形成企业之间的价值连锁起着很大的作用。网络理论并不要求形成严格的层级结构,而是将组织的各部分松散地结合起来。这有利于保持组织的灵活性,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因产品和技术周期缩短、竞争激烈所导致的动态发展要求。网络结构在协作群体企业的共同防御和相互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产学研联盟所形成的网络组织,既有利于提高各成员的自律性,又有利于在相互协调、共同运作的基础上促进彼此的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各主体对环境、技术和市场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区域内各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整体发展,并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如图二)。

企业

学术机构

企业

企业

学术机构

学术机构

……

……

图二 产学研联盟中的网络组织

(四)知识管理

也有学者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产学研合作的问题,所谓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在产学研联盟内部的合作过程中,知识转移过程正是关键和难点问题,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正是通过知识的创造与转移,实现联盟价值的增值。而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知识,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区域经济生产函数的总值(如图三)。

知识创造

知识转移

生产函数

区域经济发展

图三 产学研联盟中知识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

(五)组织学习

在产学研联盟中,组织学习是企业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为了提升学习效率,产学研联盟中的成员必须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增强联盟成员的信任。正如产学研联盟的定义所指出的,产学研联盟的形成动因正是由于组织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增强各自竞争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

以上从五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产学研联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对于识别产学研联盟的实质,理解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学研联盟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

产学研联盟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采取多种模式与区域主体进行合作,实现合作创新的协同效应,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来说,产学研联盟合作创新可以采取的组织模式主要包括下列几种:

(一)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合作模式,是指在产学研联盟合作中,高校和科研院所将成熟的科研成果以技术贸易的形式直接转让给企业,它对作为受让方的企业技术承接能力要求不是太高,而且转化速度较快,中小企业比较适合这种形式,如某公司接受武汉大学转让的卫星遥感项目,技术转让后即组织生产,不需要相关技术配套支撑。

(二)联合开发

这种合作模式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要拟组织开发新产品或应用新工艺,但由于自身技术力量不能支撑而寻求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攻关开发。这种合作需要一定时间周期,且要求受让方企业拥有一批与之配套的技术人才,能够承接技术转移时的产业化实施能力。

(三)共建研发机构

这种合作模式是双方基于长远发展,针对较为复杂的技术进行长期开发合作,其目标是使企业在技术上始终处于同行业中的前列,是一种优势互补、强强合作的模式,它要求双方在各自的领域均有较强的实力,企业不仅要有一定人才支撑还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5]

(四)联合培养与交流人才

这种模式是指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通过设置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大学教学科研人员担任企业顾问、企业人员接受大学或科研机构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才联合培养和人才交流,以促进产学研联盟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

(五)内部一体化

所谓产学研联盟合作的内部一体化模式,是指高校或科研院所通过自身开办企业,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产业生产力。与前面几种模式相比,这种模式具有显著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经营上技术导向明确,但也存在股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局限。

除了上述五种模式之外,产学研联盟合作创新还有许多新的尝试,而且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正是通过各种模式,产学研联盟切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充分调动了区域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产学研联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模式选择的原则与影响因素

如上所述,产学研联盟合作创新,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合作模式。那么,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到底应选择何种产学研模式呢?我们认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应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与要素禀赋等因素的影响。

(一)“三个有利于”的原则

所谓“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就是指有利于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教育水平提高。产学研联盟是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相结合,发挥协同效应的重要途径,因此,其模式的选择必然要能使三者利益实现最大化,并充分发挥这种协同效应。

(二)产学研联盟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产学研联盟模式的选择是联盟各主体根据客观资源与条件进行的,其影响因素有许多方面。根据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影响产学研联盟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

1.产学研联盟的规模

不同的产学研合作联盟规模,意味着不同的联盟内部交易成本,包括组织、协调、分配等方面的成本。因此,产学研联盟的规模不同,就应该采取不同的联盟模式。如参与主体的数量较大的产学研联盟,往往适合采用共建研发机构的模式,而规模较小的产学研联盟,则可以采用内部一体化模式。

2.技术创新的难度

产学研联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进行联合创新。[6]根据产业发展与科技研究的层次,技术创新的难度有较大差别,因而,不同的技术创新难度,对于产学研联盟的模式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技术创新难度大的产学研联盟适于采用联合攻关、组建研发实体等模式,而技术创新难度较小的则适合采取委托研究、一体化、共建科研基地等模式。例如,武汉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目标,开展原始性、前瞻性创新研究。重在突破我国地球空间信息领域若干关键瓶颈问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形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的基地,其总体水平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方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样技术创新难度非常大的产学研联盟,在实践中采用的便是联合攻关创新模式。

3.联盟主体利益与目标的一致性

尽管产学研联盟各主体是为了共同的利益目标而进行联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产学研联盟建立与运行的过程中,各主体也存在着利益与目标的冲突,甚至出现对立的现象。那么,这种冲突的严重性程度,对于产学研联盟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各主体利益与目标高度一致,则适合采用共建实体或者联合开发等模式,反之,则采取委托开发或者技术转让等模式效果更好。

4.政府的意志

产学研联盟在我国具有较浓的政府主导色彩。政府在产学研联盟建立与运行的过程中,在许多方面都拥有话语权,这就使得产学研联盟在模式选择方面受到政府意志的影响。当然,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以及产学研合作中介机构的完善,政府的这种决定权将会越来越小。从国内产学研发展的实践来看,我国政府在选择产学研联盟模式方面还居于主导地位。

虽然受到以上各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发现,在实践中,很难有一种最优的产学研联盟模式,我们只能寻求一种较为适合于实际情况的模式,而不能找到一种“万能”模式。对产学研联盟模式的选择与评价也是各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碰到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产学研联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要增强产学研联盟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与促进作用,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值得重视。

(一)重视产学研联盟内外部环境创新

产学研联盟是一个创新的联盟,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然而,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这些创新都应以环境创新为前提,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创新。产学研联盟的外部环境创新包括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善、市场秩序的治理、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等;而内部环境创新则主要是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机制的完善、联盟理念与文化的塑造、联盟组织结构优化、产品与技术结构的调整等。

(二)发掘区域优势,铸造产学研联盟核心竞争力

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一样,产学研联盟也必须具有竞争对手所不具备、不能模仿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获得超额利润,占据市场制高点。对于产学研联盟而言,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与产品方面,特别是依托联盟高校或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或研究领域而产出的成果,如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就依托于武汉大学在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而在国内独树一帜,形成了竞争优势。产学研联盟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要与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的特点相符,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形成的技术、市场、品牌及政策等资源。

(三)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与企业的壮大,产学研联盟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加,但由于市场的盲目性与联盟存在的固有风险,产学研联盟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很难保证,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适时、适度进行干预,对产学研联盟的数量、规模、领域等加以引导,确保产学研联盟的发展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总之,产学研联盟源于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又必须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这就决定了产学研联盟的运行于发展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调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要充分发挥联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联盟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真正实现高水平产学研联盟的高水平运行,实现联盟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温兴琦等.产学研联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机理及对策研究[A].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产学研专委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武汉:2010.

[2]温兴琦等.产学研联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机理、模式及对策[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3).

[3]吕海军、甘志霞.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J].生产力研究,2005(4).

[4]季国强、孙崇文.关于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互动机制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2).

[5]孙福全等.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陈春杨.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具体形式、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6).


[1]肖正学等.论区域产学研联盟的育人机制.理工高教研究,2008(5)。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