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王有年:政产学研推相结合 推进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10-02-27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王有年:政产学研推相结合 推进农民增收致富

    【专家】王有年

    【核心观点】政产学研推相结合 推进农民增收致富

    【来源】中广网

    【日期】2010-02-26

    政产学研推合作是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北京农学院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开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政产学研推合作是指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农民等5个主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形成的合作关系,形成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院校为依托、政府为引导的合作机制。几年来,学院本着“依托平台,建立团队,立足北京,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理念,在政产学研推合作中,找准自身定位,携手各方力量,实现互利共赢,建立了“都市农业研究院”等多个政产学研推合作平台以及100多个校外产学研实践基地,为“三个北京”建设、三农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贡献。

    一、构筑合作大平台,充分整合学校创新资源

    学校坚持都市型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方向,主动适应首都和郊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学校学科专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教育、科研方向,构建了“植物科学学科群、畜牧兽医学科群、农林经济与法文学科群、生物技术与食品学科群、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规划学科群”等5个都市农业学科群,围绕新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了“食品质量与安全、生态环境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经济与管理”三大研究方向,逐渐形成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鲜明特色,学科结构更加合理,学科间互相支撑,有机协调、优势互补的学科和研究体系。

    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发挥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优势,2009年,整合学校现有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农业应用新技术实验室、中兽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都市农业研究所、果树研究所、作物研究所、禽病研究所的相关研究力量,组建了“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它是学校充分借重政府职能,提高服务“三农”效率的大平台。同时联合校外有关专家,以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首要任务,针对影响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跨区域、跨行业的综合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打造交叉学科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推广体系,积极探索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和技术需求,着力解决北京都市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实现理论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2009年开展的“北京沟域经济研究及技术转化示范”,已经成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突破点。

    二、打造科技创新团队,为政产学研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近几年,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凝聚优秀创新人才为主体,围绕国家和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和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在学校新的发展形势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培育团队精神、凝聚优秀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产生原创性具有推广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目前,已经基本形成5个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团队,尤其是“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创新团队”,主动适应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围绕北京果树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组织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创新团队围绕北京现代果业的发展,着重于解决优质果品形成的理论与调控技术研究。团队吸引了生态学、植物保护学、采后生理与技术、分子生物学等有关教师联合攻关。在果品的有机栽培理论与技术、生物农药研制开发利用、IPM综合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学科渗透,进行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并与基地建设相结合,成果直接应用于产业发展,促进北京现代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近20年来,该团队与平谷区人民政府通力合作,为建设平谷区人文果业、科技果业、绿色果业,把果品产业打造成更具特色的都市型现代观光果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强化“三院联动”,搭建“政产学研推”实施新平台

    我校与市农委、市农科院、农职院积极沟通,通力合作,共同探索三院联动的体制与机制,为农民致富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三院联动,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引导专家服务农村、技术富裕农民局面的形成。尤其是以项目为纽带,把项目作为开展“政产学研推”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项目带动,推广新品种130多个,其中,蔬菜新品种80多个、果树新品种30多个、食用菌新品种10个、主推玉米新品种8个、小麦新品种3个。推广适用新技术50余项,其中植保土肥新技术20余项、果树栽培技术20余项、蔬菜生产贮藏保鲜流通加工新技术10余项,共推广30余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上亿元,提高了农业技术的转化率和良种覆盖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倡导大合作,建立政产学研推战略性合作关系

    我校先后与内蒙古永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太原市汉波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绿都林科技园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多个部门联合攻关,开展了“有机果品标准化生产及示范”研究,组装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符合有机食品标准的生态调控技术体系,在示范区应用该项技术后,果品质量检测达到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与企业合作共同研制出快速灵敏准确实用残留检测试剂盒、速测仪及相关产品3-5种,检测限达到0.01mg/kg,检测时间不超过30分钟;针对大面积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负面效应,与企业合作开发出了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生产出了安全无公害的优质有机果品,形成了校企合作的研发体系,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实现了校企双赢。

    针对京郊有机果园有害生物问题,与村镇合作建立了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关键技术体系,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平谷区大华山镇苏子峪村获得了桃、梨、枣、柿子四种果品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在桃产品质量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研究与推广项目研究中,与企业合作开发出了一套因地制宜、简明可行的技术标准,为指导、规范果树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以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促使果业增产增收和节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优化以及提升桃果品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该项研究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针对枣树发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合作,研究出了枣林害虫生态调控关键技术,对推动果树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该项成果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获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申报30余项。北京农学院通过“政、产、学、研、推”的模式,为农民提供了一能学、二能看、三能干、四能赚的新型实用技术与科研示范基地,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我校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签订了战略联盟,双方将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相互协助,共谋三农发展大计。

    五、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与推广,解决科技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以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为使命,积极构建组织保障、农村人才培养和科技研究推广机制,认真实施农村实用人才“1+1+x”科技培训工程,切实加强服务新农村“六大基地”建设,组建专兼结合的两支推广教授队伍,加大成果推广和转化力度,为首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完善培训机制,建立制度保障

    建立长效机制是开展推广工作的关键。一是除继续组织好本校,还进一步加强了与中央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先后与中国农大、北京林大签订了合作协议,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壮大培训农民的专家队伍。二是在对13个郊区县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我校的技术、成果进行筛选,凝练出了一批适用、实用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并构建了项目库。三是进一步组织完善了服务工作机制,明确了责任,并引入激励机制和市场机制,以利益联动专家、农民和企业,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2、探索多种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

    一是学校采取“农民进大学”、“田间培训”、“北京农学院新农民学校”、农民合作社和协会、农村科技服务团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以室内讲授、多媒体播放、实地操作和外出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各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培养新型农民。5年来,结对子专家近300人次,结对子农村实用人才600人次,结对子协会208个,共向农民赠送科技资料31000份、图书80000余册,举办讲座136场次、农民科技培训班300余次,培训农民达36000人次,其中进校培训2000人次。赠送图书阅览卡1000张,建立乡村图书室3个,赠送电脑15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是采取校内集中回炉的培训方式,目前已经培训非农专业毕业村官和农村实用人才20期、2000余人,培训内容涉及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知识、农村工作法律法规和政策、村镇规划、设施农业、创意农业、现代养殖、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营销等专业领域的知识。

    三是响应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学校组织编写新农村建设系列丛书3套24本,编写涵盖所有农产品的系列科普丛书100本,累计发行10万册。

    3、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近5年来,学校转化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200余项,产生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20余亿元。如以晁无疾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葡萄课题组2005年开始建立以顺义大孙各庄镇、延庆张山营镇、大兴采育镇、房山长阳镇等500户葡萄种植户为葡萄科技入户示范基地,进一步提高了京郊重点葡萄产区农民的科技素质,为21户农户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100万元。在2005年的全国葡萄质量大赛上,大兴采育镇、顺义大孙各庄镇等均获优质产品称号,部份产品还入围奥运会入选果品。

    4、建立大学生村官顾问团,探索专家服务新模式

    大学生“村官”是北京率先推动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之一,对改善村级领导知识结构、提高村级领导决策水平等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但“村官”多数毕业于非农专业,初入社会,接触农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为了引导大学生“村官”发挥自身优势,尽快适应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需要,学校将“村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纳入“1+1+X”推广体系,积极主动的开展了面向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培训。一是结合大学生“村官”特点,开展岗前集训;二是扩大培训范围,狠抓培训效果,开展非农专业大学生“村官”技能培训;三是拓展培训领域,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本领。

    同时,2006年年初,我校组织了100名专家顾问团,分别对郊区的100个村开展了科技需求调研、科技入户和科技培训等工作,举办培训班、讲座、现场技术咨询答疑300余次,捐赠图书4000余册,有利地促进了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此外,还探索了专家挂职锻炼服务的模式,通过给专家实职,专家带技术带项目到基层,进行技术的引进、示范与推广,起到了实效。

    六、以对口基地建设为切入点,探索“政产学研推”结合新路子

    近年来,学校党委非常重视基地建设,通过对口六大基地技术服务,推动“政产学研推”的具体化、实效化,从而为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知识普及找到了长期依托的平台,基地建设已经取得极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延庆四海镇—特色花卉基地

    四海镇花卉产业是经过北京农学院专家经过近7年的技术和项目支持发展起来的的支柱产业。主要工作包括编制四海镇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协助镇政府建立起第一个山区农民花卉协会——四海芳苑花卉协会、转化百合脱毒技术等。2007年指导基地完成300万盆草盆花的育苗和生产任务,2008年生产奥运盆花约500万盆(订单生产)。2007-2008年分别在日光温室和露地生产无病毒百合种球120万粒,种植面积达80亩,产值240万元。扩建、完善了花卉资源圃,引进花卉新品种30余个,收集当地野生花卉20余种,种植面积达到60亩,已成为花卉资源保存、繁殖以及对外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指导欧丁香、独本菊、玫瑰等新品种的繁殖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四海镇的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3050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30%;农民收入由2005年的4800元提高到2007年的6400元,提高了33.3%。四海镇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60周年国庆送上了近1000万盆各类盆花。

    2、平谷区大华山镇苏子峪村基地

    3年来,生物技术系专家教授针对基地生产中急需解决的病虫害防治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支持下系统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包括帮助苏子峪村申请了有机果品认证证书,病虫害基本控制在经济允许受害水平之下,果树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户人均增收达到2070元。

    3、昌平兴寿镇和门头沟龙泉镇

    克服草莓重茬和山野菜技术示范是这两个基地的重点项目。植物科技系专家利用脱毒苗替代传统的草莓苗及采用西瓜和草莓间种技术,克服草莓重茬取得成功,昌平区科委目前正依据我校专家合作拍摄草莓种植专题片,为世界草莓大会作准备。在龙泉镇龙泉雾村建立山野菜科技示范园,示范园建设得到了民进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市领导牛有成同志曾到基地视察。目前基地和法国合作并向法国派出了首批技术人员。

    4、房山区张坊镇基地

    张坊镇基地建设由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负责,整合园林系、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等各系部的专家教授,开展了包括张坊镇镇域经济产业经济发展规划、房易路绿化规划等项目,目前房易路绿化规划项目已经完成论证和建设。下一步将依据当地主导产业磨盘柿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寻找工作和项目的切入点,切实为该镇的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5、延庆康庄镇基地

    在生态饲料技术的推广和转化中取得了成效,在该镇马坊村德大兴旺奶牛场建立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实验示范基地,研究生和本科生积极参与了示范基地的建设。

    “政产学研推”有机结合、推进农民致富是北京农学院在长期坚持科教兴农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是符合国情、民情和具有北农特色的服务首都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几年来,这种模式推广到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省市,带动了10万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经济价值20多亿元,真正地体现了“把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把成果凝聚在农民的收获里”。(北京农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有年)

    提供者:吴绍棠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