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李培根在华中科技大学广东省部产学研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9-11-28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李培根在华中科技大学广东省部产学研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专家】李培根

    【核心观点】李培根在华中科技大学广东省部产学研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华中大新闻网

    【日期】2009-11-18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华中科技大学广东省部产学研工作大会,并邀请到广东省科技厅的领导来校指导工作,意义非同寻常。我校在广东省的产学研合作总的来说做得不错,我非常肯定,特别是在与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思路和举措,服务地方产业经济链条的构想,思路是清晰的,成效是显著的。今天我在这里不打算详细讲述我们学校在产学研过程中间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主要是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一些的观点和体会。

    有些观点我以前在一些场合谈过,在这里,我不妨再强调一下。

    一、把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延伸到地方

    几年前,我们就提出了这个发展思路,并且已经这样做了。我们在东莞的先进制造研究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实际上就是我们几个国家创新平台,包括机械学院的数字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CAD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学院的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广东的延伸。几年前提出的这个工作思路,现在应该可以看到成效了。刚才,几位同志汇报了我们在东莞做的一些工作,可以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就说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应该坚持做下去。尤其是工程应用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我们没有理由将自己封闭在学校里,应该把它延伸到地方去。当然,要做好这些事情,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就东莞先进制造研究院而言,我们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面对广东省在装备和制造方面的需求,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同志们要继续努力。会后我们要讨论,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如何使我们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地方的作用能够发挥得更大。

    二、将与企业的合作提到更高的层次

    我们与企业有很多合作的项目,这就是所谓的横向项目。但是,我们多数的横向项目,也就是一两个教授甚至是一个教授带几个学生去企业做一点事情,这不能说完全没用,作用也有一点。从学校来讲,过去我们把科研经费作为衡量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横向项目争取到一些经费对院系当然有好处。如果说多年前我们提倡这样做还是有相当作用的,那么,随着学校科研实力的发展,随着学校服务社会层次的提高,有一些横向项目还停留在这个层次是不够的。甚至以前我们还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某教授跟企业签了项目合同,但是项目做得不好,企业不满意,就打官司,并要求我们赔偿。涉及到赔偿问题,教授自己解决不了,就找到学院和学校。大家做一些课题,搞点横向项目,科研经费可以提成,小日子过得还可以,但是出了问题,学校要承担责任,极端的情况就是赔偿。当然,像这样的事还是极少的。

    那么,把与企业的合作提到更高的层次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希望我们在与企业尤其是一些大企业的合作上,能为企业系统地、长远地、持续地去做一些工作。这是我最近一直在强调的。比如,近一两年,我们跟武汉钢铁公司合作就是围绕武钢的重大需求来开展的,在合作的过程中,由武钢提出哪些是他们未来的重大需求和重点关注的事情。当然,不能说他们所有的重大需求我们都能解决,但是,哪些事情是有可能解决的,我们就围绕着这样一些事情长远地、系统地和企业开展合作。企业的需求肯定会不断增加或调整,我们与企业的合作也要保持沟通,并及时进行更新。

    三、从学校层面组织实施

    其实,这一点与前面所讲的是紧密关联的。就是我们与地方政府和大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需要学校或院系层面的组织。

    有组织和没有组织是大不一样的。有很多项目,学院出面去组织力量的话,总比教授们独自去谈要容易,更不用说从学校这个层次。尤其是大企业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从学校层面去组织,体现学校的责任。从学校层面去组织对企业是有利的,因为学校出面组织可以把最优势的力量整合到一起。我以前就发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与某个企业进行的一项课题合作,做这个课题的教授根本不是我们学校在那方面最有实力的,企业不了解情况,我们也不好跟企业讲,这样对企业就不太好。作为学校来讲,整合最优势的力量为企业服务,我们的事情可以做得更好,遗留的问题也就少了。现在,很多学院已经有了这种意识。

    希望我们的院系也好,科发院也好,今后在与地方政府和大企业进行的产学研合作中要强调学校或者是院系的组织,甚至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人做某件事情的实力明显不足,学校有权力不让他们做,这也是对企业负责。

    四、整合多学科力量

    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尤其一些大的项目,要把多学科的力量动员起来。此前,我们已经有这样的成功经验,如在东莞,我校针对广东家具产业市场和企业需求,整合了机械、控制、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力量。又如在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的合作中,我们整合了材料、机械、电子、环境、能源、激光、信息、电力电气、知识产权等优势学科,与武钢展开多个领域的合作。整合多学科力量需要同志们要有这种意识,特别是科发院要有这种意识。

    关于社会服务和产学研合作,我谈几点体会。

    一、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

    这是个老话题,早在周济同志担任校长的时候,他就提出了“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发展指导方针。今天,我们把这句话更简洁地概括为: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其实,华中科技大学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也应验了这句话。我们就是通过社会服务,通过紧密地结合国民经济建设,紧密地服务于区域经济,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我们是在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发展。

    这个道理很简单,对于院系发展也一样。曾经有少数院系的领导说过,只要学校给予支持 ,我们就能够很好地发展。其实,我们从社会服务中就可以寻求很多的支持,关键看你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发展观念不一样,发展的效果和差别是很大的。大家可以看到,那些一心一意到社会中去,通过服务社会来谋求自身发展的院系,就很好很快地发展起来了。而个别抱怨学校领导不给予支持的院系,不走出去,也就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今天,我们很多院系的领导在这里,希望大家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二、社会服务要上升到大学理念层次

    我们搞社会服务,不能仅仅是为了搞一点科研经费,若停留在这种指标上面,只能算是一种低层次。上升到理念层次是什么含义呢?

    办学理念是大学的核心思想,是她的基本精神,是她最基本的东西。我们做事情可以千变万化,但是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是不变的。谈到大学的使命,通常有三点:一是通过教育传播知识,二是通过研究扩展知识,三是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保存知识。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一项使命,就是通过社会服务来转移知识。转移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知识从大学向社会的转移,另一方面,是社会、业界的知识向大学转移。我们跟企业合作搞研发,一方面,企业人员从中学到了大学的新知识,这是大学的知识向社会的转移;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的教师、学生也学到了难得的工程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这样,社会和业界的知识就实现了向大学的转移。另外,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实现知识在大学和社会之间的双向转移。所以说,这种知识转移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我们把社会服务上升到这样理念的层次,就是把转移知识也作为学校的重要使命之一。

    三、责任意识

    我们跟企业合作要有一个责任意识。有这个责任意识和没有这个责任意识是大不一样的。一所大学在中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的进程中,应当承载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这是和她的价值观相关联的。我们学校的价值观是: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可以看出,我们非常强调大学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只要我们牢记责任以行,我们的社会服务就一定有更好的声誉,我们在企业、在广东一定会建立起更好的声誉,我们的学校也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希望大家都能建立起这种责任意识。

    四、开放意识

    华中科技大学的发展定位是: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我有一个观点,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没有真正、很好地对学生开放。就是说,我们在怎么开启学生心智方面做得很不够。我们的教育也没有真正、很好地对社会和业界开放。我是学工科出身,比较了解工科的本科教育情况,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是,工程教育中许多内容远远滞后于工业的实际进展。我想,其他学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是我们教育本身对社会、对业界开放不够的表现。我们之所以将发展定位为“开放式”,就是希望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上述问题都能够得到改善。

    社会服务本身就是开放。我特别感慨的是,刚才李兴华厅长谈到了广东省的科技发展情况,真的是非常开放。有很多省的重大科技项目外省的高校能不能争取?我想大概不能,而广东省就可以。我们并非广东省的高校,我们可以在广东申请这样的项目,其他外地的高校也可以。所以,广东省的这种开放意识是非常令我们钦佩的。反过来,我们也要利用人家的开放意识,更好地去做一些事情。我们唯有把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报答他们对我们的信任。

    五、应用和质量可以并存

    通常有很多人认为,搞应用的水平不高,质量不高。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其实国际上也有很好的例子,比如说荷兰Twente大学的化学研究和社会、业界结合得非常紧,但他们的研究质量和应用水平都非常高。前几年有一个统计,该校在化学化工方面发表有影响的文章仅次于MIT。可见,应用和质量是可以并存的。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我们学校一度鼓励申报纵向项目,个中原因也是有很多人认为我们相当一部分横向项目质量不够。其实,有很多横向项目水平很高,大家是可以做的。承担横向项目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一样要强调质量。我曾与一位在一家日本机床公司任职的华人管理者闲谈,他说,中国大学里关于机床方面的研究,层次远远落后于他们的企业。由此可见,不是企业里的研究水平低,是我们自己没有找到好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做横向项目研究时要动脑筋,怎么提升我们的水平和质量。

    六、引领区域科技发展

    最近,我写了一篇文章,谈到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理念。在这篇文章中我还谈到一个观点,就是谈到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时,我特别提出了大学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引领作用。当然,高质量的社会服务是应该有引领作用的,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服务未必有引领作用。比如说装备制造方面,我们现在很多事情还真的谈不上引领。国外已有的技术,国内原来没有,现在我们做出来了,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还不能叫引领作用。

    我们跟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能不能与他们共同探讨一些长远的问题。不是所有企业家都能够理解,但是,我相信今后能够理解到这个重要性的企业家越来越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去做一些真正有可能引领企业科技进步的事情,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引领区域科技发展的事情。当我们切入到某一个行业的时候,我们的教授们不要完全停留在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上。比如说广东的石材工业,要提高石材工业的加工水平,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相应的加工装备及相关技术如何提升水平。像这样的问题,希望我们教授们能够有一定程度的切入,以至于引领一个区域在某个方面的科技进步,这一点很重要。

    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跟企业合作的时候,提倡跟企业融在一起,就是我们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真正地跟企业融在一起。这样的话,企业对项目系统的了解就非常充分,以后对技术的应用也会更好。在结合过程中,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真正学到新知识,水平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因此,我们跟企业合作,要更多地站在企业发展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这样的合作,企业才会尊重我们,信任我们。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你总是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你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否则的话,别人就不愿和你打交道。所以,大家要多为企业去想一想。

    以上,我谈了一些观点和体会,供同志们参考。我相信,如果我们像前面所谈的那样,沿着这个方向去做的话,我们跟广东省在科技方面的合作一定会做得很好,并且会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谢谢大家!(根据录音整理)

    提供者:吴绍棠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