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促进产学研结合向高层次发展
【专家】徐志坚
【核心观点】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向高层次发展
【来源】中国科技产业网
【日期】2008-06-27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以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创新取得了不少成绩,产学研结合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组织形式的基本模式。许多地区和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依托“外脑”搞联合创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走上了兴旺发达之路。
在刚刚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中央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到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突破口的高度。我们要深刻认识产学研结合在我国改革和发展中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新趋势,是从零散的、小型的、短期的项目式合作,转向系统的、有规模的、中长期的机构性战略联盟。从我国的现实来看,目前产学研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不够的,还有很大的潜力。从总体上说,我国科技资源配置仍不合理,产学研合作中在很多时候还缺乏诚信保障,不能发挥集成优势。一方面,我国近2/3的大中型企业还没有研究开发机构,技术力量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较薄弱;另一方面,大学、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较低,资金投入不足。
究其原因,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一条全国性的、能够在实践中多方面连接产学研的纽带。正是由于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创新链尚未形成,才导致合作的总体效率不高。因此,通过桥梁和纽带等加强产学研各方的紧密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向高层次发展,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
正是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在科技、教育、产业界同仁和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的倡议下,我们向民政部提出了申请,希望建立一个有关产学研结合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这项工作得到了民政部的高度重视;在促进会的筹建和成立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主管部门国务院国资委、民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等有关部委和地方,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国企民企的高度重视;中央及地方许多领导和主管部门参与支持了促进会的筹备工作,产、学、研、政、资、介等方面的代表和业界人士成为了促进会的首批会员;在筹备过程中,中国科技产业杂志社全体同志为促进会的筹建和成立大会的召开做了很多工作。
现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已正式成立。我认为,首先我们应当对促进会的性质和担负的责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促进会是一个由产业界、教育界、科技界及学术界致力于产学研合作的部门、单位以及热心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的社会团体,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工作目标。关于对促进会的这一认识应当成为我们今后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成立后的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将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扩大科技界、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合作与联系,为推动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和跨越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