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梁桂:扶持中小企业 应对金融危机

发布时间:2009-12-17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梁桂:扶持中小企业 应对金融危机

    【专家】梁桂

    【核心观点】扶持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09-12-14

    今年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实施十周年。10年来,创新基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基金规模不断扩大。10年间,创新基金共立项14450项,支持金额88.4亿元,培育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催生了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和项目,形成了一大批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0年来,创新基金在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创新基金又将有哪些新的举措?记者日前采访了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

    记者:中小企业融资难或许是全世界的“歌德巴赫猜想”。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被进一步放大。对此,创新基金做了哪些有益尝试?

    梁桂: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第一大障碍就是资金。由于中小企业总体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或其他渠道获得融资。根据有关调查,70%以上的中小企业认为,进行技术创新的最大瓶颈是缺乏资金且融资非常困难。

    世界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中小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和最具效率的元素。然而,从历史上看,我国科技计划体系中并没有专门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项目,直到1999年创新基金设立。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第一个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时至今日,创新基金仍是我国唯一面向各类所有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政专项基金,并被写入有“科技宪法”之称的《科技进步法》,从法律上保证了创新基金的资金来源。

    作为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助手段,创新基金主要以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和资本金投入等方式,通过支持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使一大批资金饥渴的中小企业跨越了“死亡谷”。

    2005年起,创新基金联合有关部门开始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引导和带动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资金,有序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领域。据统计,截至到2008年年底,中央财政以88.4亿元,吸引地方资金和社会资金超过400亿元。有93.4%的承担项目企业得到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支持,60.7%的承担项目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的支持。

    调查表明,创新基金资助过的项目,有1/3以上获得了创业投资企业、战略投资企业的投入。从1999年到2008年年底,在完成验收的创新基金项目中,创新基金支持金额仅占项目总投入的9.8%,企业投入、银行贷款和地方政府投入分别达到49.8%、34.7%以及5.6%,较好地发挥了对其他类型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相关评估显示,创新基金通过少量的中央财政资金,调动了企业自身投入、地方政府资金、创业投资资金和银行信贷等资金,资金带动效果全国平均超过1∶11。

    记者: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末,创新基金立项资助了1.4万个余项目,单个项目资助强度平均只有55万元。然而,项目资助后两年后,企业销售收入是立项前的6.7倍,上缴税金是立项前的7.93倍,新增就业人数为44.96万人。很多地方科技管理部门都把国家创新基金的实施,看作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资金支持数目不多,所支持的又是处在初创期和成长初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基金究竟靠什么样的魔力,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梁桂: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从某种程度上说,创新基金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正是“授之以渔”的一个典范。因为创新基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资金支持,而是一种引导性资金,通过吸引地方政府、企业、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新型投资机制,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10年来,中央财政在创新基金上总共投入88.4亿元,立项支持了14450个技术创新项目,资助了12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33%的企业为成立不足18个月的初创型企业。

    调查表明,在超过95%的企业中,创新基金常常是企业获得的第一笔国家政府资金资助。在创新基金的示范作用下,立项企业不仅获得了项目研发方向的肯定同时获得了创新基金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支持,而且受益于政府基金的信誉,更易于从资本市场和其他资金渠道融资。

    近年来,创新基金不仅支持大量的初创企业和成长初期的科技企业,还大力扶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扶持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作用,特别是对区域传统产业的升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很多中西部地区来说,创新基金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还往往带动当地形成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为推动了经济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十一五”以来,创新基金增设“西部欠发达地区专项试点”,西藏、青海、宁夏、新疆、贵州、广西、甘肃、云南、内蒙古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先后进入试点工作,有力地带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推动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路先锋,孕育“中国创造”的主体,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创新基金实施10年来,培育、壮大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也催生了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快速成长。

    近年来,创新基金尤其重视对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扶持,重视加大对国家十大振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关键创新产品的支持,重视围绕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扶持技术企业创业和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这些领域正在涌现能够加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业态。

    记者:2008年,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然而,在此次危机中,众多受到创新基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甚至实现了逆势发展,成为缓解危机带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创新基金对于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梁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许多企业效益下滑,但全国各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动却十分活跃,许多地方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亮点。2009年,科技部相关部门对东部地区的调查表明,大量创新基金支持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本地区缓解危机加快复苏的重要力量。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此,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加大创新基金的支持力度。突出了支持重点,并逐步形成了符合新兴行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不同阶段需求的支持链。还加大了对初创期小企业创新项目,尤其是大学生、研究生(包括海外留学生)在大学科技园、创业中心等创业服务机构内创新项目的支持。同时,积极完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和完善引导投资发展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项目,扶持和壮大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记者: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不如人意的就业形势,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在积极推出各种举措,多方面扶持创业就业。对于扶持创业就业,创新基金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梁桂:在扶持创业就业的“国家军队”中,创新基金无疑是一个重要力量,在危机中积极发挥着其诞生10年来的一贯作用:全力营造一个创新创业的氛围,创造一个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环境,鼓励高端人才技术创业,缓解我国高端人才就业压力。

    自1999年实施起,创新基金就以鲜明的态度扶持、鼓励科技人才到技术创新第一线,鼓励各类科研人员主办或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他们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技术开发,同时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进行技术创业。10年来,国家和地方创新基金,吸引了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仅国家创新基金就创造了超过1000万个就业岗位。

    据统计,10年来,在创新基金已资助企业中,34.2%由硕士以上学位的科技人员创办,其中博士创办的企业近10%,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达到1099家。全球金融危机下,2007—2008年,创新基金扶持新建大学生企业35家。

    一份调查显示,59.9%的企业在得到创新基金支持后增加了10—50人,45.2%的企业职工增长人数在20人以上;创新基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职工构成主要为研发人员、工程人员、专职销售人员,三者之和占企业总人数的68.1%,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销售人员数的比例较高。据统计,2007年末,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的就业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50.88%,其中学历为博士后、博士的人数5748人,占年末就业人员总数的1.28%。

    10年来,创新基金始终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其支持重点,从资金方面对科技人才的技术创新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减轻了科技人才在技术创新中承受风险的经济压力,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极大地促使他们发挥技术创新潜能,支持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才的就业。

    提供者:郭玮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