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高新区逆势而上,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回升
发布时间:2009-10-14 作者:李辉 信息来源:济宁日报 提供者:陈建安
在济宁高新区,目前有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依靠技术创新从国际金融风暴中率先突围,逆势而上,为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进入8月份以来,区内的如意科技、小松山推、辰欣药业、德源纱厂、英特力光通信等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均开始呈现较快增长势头,其中小松山推8月份生产挖掘机623台,同比增加213台,增长52%。
今年以来,济宁高新区依靠科技创新、高新技术和产业聚集优势等应对危机挑战,扩张产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区技工贸总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52%,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应对金融危机中,高新区着眼引导企业在危机中增强和积蓄科技发展潜力,加强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并制订了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一系列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市场导向作用、产学研技术联盟引导作用,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在政策扶持上,他们对建成并发挥作用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提供价值100万元的公共实验设备,对取得的产学研成果给予500万元奖励。在高新区的支持下,区内158家高新技术企业大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众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批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了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日趋显现。今年上半年,如意科技被批准为全省首批院士科研工作站,其自主研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项目成功入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辰欣药业输液生产线在线监控技术平台和新药抗生素获国家近千万元资金扶持,其自主研制的国家一类抗乙肝新药“丁贺”喜创佳绩,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拉动企业同比增长30%。不仅如此,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区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的有力保障下,纷纷增资扩产,再次凸显了生机和活力。英特力光通信公司投资13亿元新建了年产31万套光通信综合系统的工业园;吉利集团在去年投资建设济宁汽车零部件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又决定将具有尖端技术的变速器项目投放在高新区发展;英克莱电动车、通佳机械、如意科技、辰欣药业等有成熟技术、实力较强的40多家企业,为满足生产需要,纷纷新建厂房,进行扩产投入,成为迎风绽放的傲雪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