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3年投5亿引导高新区加快发展

发布时间:2009-09-02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3年投5亿引导高新区加快发展

发布时间:2009-09-02 作者: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网 2009年8月26日 提供者:陈建安

    8月25日,省委、省政府在广州隆重召开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会议暨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总结全省高新区发展情况,对我省进一步推进高新区工作、推动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进行动员和部署,并表彰奖励我省获得2008年度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副省长宋海、佟星等出席会议,并为获得200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钟世镇院士及其他奖项的获奖代表颁奖。黄华华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宋海作全省高新区工作报告,佟星主持会议。

    2008年度共授予省科学技术奖288项,授予“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的实践”项目为特等奖;授予“亚稳纳米材料生长与设计的物理基础”等27项成果为一等奖;授予89项成果为二等奖,171项成果为三等奖。此外,2008年我省共有30项创新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数创历史新高。

    会议充分肯定了1991年我省高新区正式创建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先进经验。一是高新区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到2008年,全省高新区实际开发面积仅占全省土地面积的0.12%,实现工业总产值1005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近1/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082亿元、占全省的近1/3,出口总额644亿美元、占全省的近1/6;二是高新区成为集聚高端产业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占全省高新区工业产值的86.2%;三是高新区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主战场。目前,全省近50%的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高新区,50%以上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集中在高新区,1/3的科技人才汇聚在高新区,2008年高新区研发经费占全省的46%,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2%,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倍多;四是高新区成为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创新的试验田。

    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我省自主创新核心区、现代产业体系先导区、国际科技合作承载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科学发展模式示范区。会议要求突出在“五个强化”上下工夫:一是强化分类指导,着力统筹推进园区协调发展,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新园区。二是强化高端技术发展,着力提升高新区产业竞争力,提升发展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三是强化资源集聚,着力增强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提高产学研合作层次和水平,实施粤港共同推进高新区建设计划,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四是强化制度创新,着力完善高新区的体制机制,鼓励高新区在管理模式上先行先试,建立高新区新型财政管理体制。五是强化配套建设,着力优化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完善高新区各项配套设施,加强高新区公共服务与孵化功能建设,开展高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工作。会议要求,各地要加强高新区的考评工作,完善高新区投入保障机制,从2010年起,三年内省财政共安排5亿元,设立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引导资金,为高新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广州、东莞和佛山市3个高新区管委会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会议印发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省高新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与会代表参观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就展”、广州科学城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黄华华和朱小丹共同为广州高新区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型科技园区”称号举行揭牌仪式。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