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以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科技兴工”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09-12-06 作者:曹 靖等 信息来源:鲁南视线 2009-12-06 提供者:吴绍棠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支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型的增长,引发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逐步呈现;在当前工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市要以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扎实推进“科技兴工”发展战略的实施。
目前我市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经济结构上,传统产业占比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偏低,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在发展质量上,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够大,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综合竞争力和抗冲击力还不够强;在发展意识上,部分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高,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在创新能力上,科技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科技投入总量不足,高层次技术人才缺乏,核心知识产权拥有量少。作为地域大市、人口大市,我市要实现率先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和创新,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全面推进“科技兴工”发展战略实施。
在临沭县,方圆几公里内共有大小肥料企业近40家,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临沭化肥产业已经由初级产品生产者成长为国内化肥产业的技术创新者、专利拥有者和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者。
主持人 曹靖:这里是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高塔造粒生产线的中控室,通过与上海化工研究院合作,这条生产线与传统复合肥生产工艺相比,不仅实现了节约能源30%以上,而且使肥料的氮磷钾含量配比更加合理。
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史丹利化肥开辟出一条跨越发展的新路。2003年公司与上海化工研究院合作,建设了国内第一条年产20万吨尿基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生产线,颠覆了传统工艺,实现了产品换代升级;同时带动全国140多个高塔复合肥企业的崛起。近期企业又与清华大学合作,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实现复合肥的创新发展。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高文班:这次跟清华大学金涌院士来我们史丹利合作,用国家的新技术,通过史丹利运用到社会上去,把高新技术技术用到史丹利,
科技创新成为支撑临沭化肥产业的内在动力。与史丹利一路之隔的金正大集团去年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根据不同农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需求量的不同,研发出不同类型的控释肥。公司起草的《缓释肥料》国家标准于今年9月1号正式实施。金正大集团与山农大合作、施可丰化肥与中科院和华南农大合作,取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沂水食品行业针对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的问题,把建立合作机制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理念,通过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吸纳一流人才,掌握一流技术,建设一流项目,取得一流成果。
主持人 高盈:我现在是在鲁洲集团研发中心,该技术中心是沂水县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中心,与山东大学、江南大学等多个院所合作,目前已有10多种产品在这里研发并生产,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产学研合作,鲁洲集团制定了“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淘汰一代”的产品开发创新战略,把新的工艺、新的成果不断融入到糖浆生产中,延伸了产业链条,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先后开发出还原糖在线检测技术、营养型啤酒专用糖浆、面包专用糖浆等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拓宽了食品行业技术领域。
鲁洲集团党委书记 高松友:我们集团始终注重产学研工作,先后与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目前,我们集团已申报专利50多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
今年以来,我市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步伐,全市产学研合作得到扎实推进,成立了山东省科学院临沂分院,先后与30多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高层专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引导100多家企业与国内院所高校合作实施科研项目140多项;全市各类科研机构达到300多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各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市科技局局长 王文元:今年我们重点扶持15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全市争取省以上项目50多项,经费8000多万,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来取得的。因此可以说产学研合作对促进我市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