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校企互惠:产学研合作迈入“联盟时代”

发布时间:2010-06-03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校企互惠:产学研合作迈入“联盟时代”

发布时间:2010-06-03 作者:张 晔等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2010-05-28 提供者:吴 璐

    走进南京地铁,一辆地铁列车正呼啸着驶入车站,反方向的另一辆列车缓缓启动驶离站台……在这看似平常的画面中却暗藏玄机: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牵引供电能耗优化系统”,瞬间把进站刹车的能量转变为出站列车加速的力量,此消彼长间,已悄悄地节约了大量电能。

    轨道交通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成为城市公用设施中最大耗电系统。到2014年,南京将开通6条地铁线路,1年的耗电量预计高达27亿度!但是,南京理工大学的科技人员敲敲键盘,就轻而易举地节电10%,今年这套系统就将在南京地铁4条线路投入使用,开创国内同类技术先河。

    在江苏,南理工与南京地铁的合作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代表。目前,省内外120多个高校院所3400多个学科团队与江苏企业结对合作,共建立“校企联盟”4011个,服务企业科技人员达15000多名。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说:“从‘星期日工程师’到‘校企联盟’,在各级科技部门的推动下,经过多年努力,我省产学研工作已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单个行为向网络行为、短期项目合作向长效稳定合作转变”。这三个“华丽转身”,助推江苏产学研合作迈入“联盟时代”。

    企业创新不再摸着石头过河

    2009年之前,周全法一直很焦虑,他对于生产高档铝合金焊丝的梦想一次又一次在实验中宣告失败。科技创新是有风险的,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不创新更是死路一条。作为江苏新华通焊材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周全法深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不惜重金一次次向梦想发起挑战。

    而在几年前,他还游离于这个梦想之外。周全法养过猪、干过木匠、当过会计,唯独没有跟科技打过交道。他创办的集装箱企业,生产一个2000美元的集装箱,利润最高的时候能赚200美元,而到了金融危机期间只有十几美元。

    不搞创新就像被逼进死胡同,周全法除了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别无出路。2008年3月,他与清华大学潘纪銮院士牵手展开了“自主爬行焊接机器人”研究,这项国际原创的成果目前已经申请了PCT专利,并且在国内多个大型造船厂投入试用。

    从此,尝到科技创新甜头的周全法一发而不可收,2008年9月,他又把目光投向高档铝合金焊丝。

    “目前我国每年大约需要3000吨的高档铝合金焊丝,每吨价格在9.5万到11万元不等,而由于我们的冶炼技术不过关,这些焊丝全部从国外进口,”周全法算着这笔账,但是更让他不安的是,“焊接一辆动车组车厢只需要245公斤焊丝,但是因为中国人造不出来,所以国外企业乘机搭售型材,一节车厢8吨重铝合金就被外商硬生生地啃掉一大块。”他看到了市场的前景,也感受到了民族产业被国外先进技术拒之门外的压抑,势必要把这项技术攻下来。

    2009年4月,江苏启动实施了科技服务社会“校企联盟”行动,动员全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应对危机挑战。

    周全法积极响应,带着他的企业主动出击,向全国高校院所发布技术需求。发布会当晚,东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翟玉春教授敲开了他的办公室。“给我一年时间,不要你一分钱,等研究成功了我们再谈合作”,翟玉春信心十足地说。

    2009年9月,新华通集团和东北大学签订了铝合金焊接材料的生产合同。半年之后,东北大学成功试制出了样品,一举填补国内空白。新华通集团这边的产业化进程也在紧锣密鼓地同步进行,今年就有望成为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中国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了世界工厂的时候,人们终于发现,在经历了粗放型发展后,大多数企业如今正面临着“青春断乳期”:资源相对分散,科技含量不高,技术相对落后,资金跟不上。

    而与企业需求迫切相对的另一边,却是长期以来,我国研发机构的科研成果找不到“出口”,科研力量和企业之间总是难以找到平衡点和一个有效的合作模式。

    朱克江向记者介绍说,江苏推行的“校企联盟”行动包括多种形式,既可以是一个高校院所的单个学科(领域)或团队面向一个或多个企业实施科技服务,也可以是多个高校院所的一批相关学科(领域)或团队集成服务于一个企业或一批企业,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大联盟,还可以是高校院所与县、乡镇、村或地方、高新园区合作,建立农业科技基地、园区或创新平台等等,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省内,还可以涉及省外甚至海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校企联盟行动甫一问世,就得到了诸多高校的大力支持。南京大学组织了生命科学、化学化工、环保、材料等方面的30多名专家教授前往连云港共建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等,使南京大学在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等建设的研发中心达到10家。

    除了企业和高校,“校企联盟”还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自去年3月起,宿迁市就开展了“走进高校院所”产学研对接活动,市领导亲自带队,主动组织20多家企业赴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签订了10多个“校企联盟”合作协议。

    截至目前,江苏省内外120多个高校院所的3400多个学科团队与江苏企业结对合作,共建立“校企联盟”4011个,服务企业科技人员达15000多名。

    大学教授争入“科技团”

    牵起校企联盟“红线”另一端的高校院所,服务企业的意识也在悄悄转变:科技镇长团、博士团、教授团、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从外在的形式转变到内在层次的提升,江苏高校院所已经从过去“坐等上门”转向“主动出击”,在产学研合作中与企业“抱团发展”。

    对于常州武进的新誉集团来说,东南大学的“科技镇长团”让企业尝足了甜头。

    2009年,新誉的一批风力发电机组产品出口美国,却发现国外认证时要求对塔筒曲屈强度和法兰螺栓疲劳进行计算,然而国内以前从未做过这方面的工作。

    恰在此时,江苏省第二批科技镇长团派驻遥观镇的科技特派员获知此讯,立即向派出单位东南大学汇报。当年底,学校就派出了一支由五个学院15名教授组成代表团来到新誉集团进行产学研对接。很快,东大机械学院教授帮助新誉集团攻破了计算难关,并且研发出“彼得森算法计算软件”,“以后再对产品进行检测时只要输入参数结果就出来了,”新誉集团副总裁戈亚琴说,“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还可以在今后一系列出口产品中进行试验计算。”

    在南京理工大学,省里组织的科技镇长团甚至已经不能满足学校服务地方的需求。从2009年起,学校主动组织了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到地方科技部门和企业挂职,这批队伍被称为“博士团”,他们不仅直接为企业服务,还了解了当地的产业发展状况和规划发展方向,同时也成为学校的一面窗口。

    南理工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王小绪介绍说:“现在派到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地的青年博士已经有13人。今后我们每年都会派出一支20人、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博士团’到地方,十年之后就能使我们拥有一支200人的产学研专业人才队伍,这对今后南理工乃至江苏的产学研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有了“博士团”的基础,南理工很快又组建了一支80多人的“教授团”队伍。这支队伍根据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对与企业合作颇具经验的一批教授进行分类,充当“博士团”的后援团。

    走出“象牙塔”的高校院所不在少数:

    常州高校成立了包括常州大学在内的九校联动服务地方协会,挺进常州经济建设主战场;

    南京大学组织了生命科学、化学化工、环保、材料等方面的30多名专家教授前往连云港共建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等;

    南京农业大学在高邮市、宿迁市、常州市、张家港市、南京市六合区等地设立了产学研办公室,深入开展合作……

    创新载体助推联盟结对

    一个由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济南铸锻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联手打造的“科研航母”——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日前正式落户扬州。扬州市邗江区知识产权局局长孔庆春介绍说,该研究院围绕数控机床产业技术突破和战略升级,锻造成公共创新平台,从而成为整个地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的“智慧源”。

    “高校院所在深入企业服务中注重加强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设计策划和帮助指导,加快构建企业研发机构或高水平创新平台,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省科技厅负责人对此作了高度评价。

    去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工作,以工作站为平台,转化院士的原始创新成果,吸引院士团队与江苏企业开展长效创新合作。一年过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54名院士带着他们多达1672人的创新团队在142家企业安了家,而江苏的科技部门和企业也拿出了18亿元作为配套,与院士团队围绕456项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推动近百项最新科研成果在企业实施产业化。

    同时,江苏企业掀起了建设创新平台的新一轮高潮。目前,全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近1000家,全省重大研发机构达22家,仅10家省级企业研究院就集聚了2700多名高层次研发人才开展技术创新。

    江苏扬力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军对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深有体会。2006年,扬力集团联合南京航空大学和东南大学开始建设江苏省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7年,三方联合实施了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型电子伺服三坐标多工位压力机引进开发及产业化”,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的垄断,成为世界少数几个全面掌握该核心技术的企业,推动了集团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与扬力同处一区域、一行业的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也不甘落后,2003年就与南理工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盟,共同组建了“锻压机械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同时该集团还与合作了十多年的济南铸锻所各出资50%,成立了扬州捷迈锻压机械有限公司,7年来一直保持高位增长,去年产值突破了2亿元。

    眼下,江苏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达10个,包括生物医药、风力发电、光伏太阳能、半导体照明、轨道交通等。此举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由单个企业、单项成果向全产业链上中下游贯通,实现从提升企业竞争力向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全盘跃升”。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