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产学研携手 共创美好未来

发布时间:2010-09-18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产学研携手 共创美好未来

发布时间:2010-09-18 作者:冉瑞成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2010-09-17 提供者:吴 璐

    9月的渝州大地,因为一座新城的拔地而起愈发显得熠熠生辉。

    7年的呕心沥血,重庆大学城用完美开局奏响了山城最美妙的乐章。

    9月9日,重庆大学城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十次会议,市长黄奇帆在会上宣告重庆大学城基本建成。

    大学城的建成,标志着重庆在培养人才高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速产业结构转型上实现实质性的跨越。

    西部教育高地崛起

    重庆作为新兴的直辖市,肩负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历史使命。重庆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战略,以之作为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要支撑,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到2020年毛入学率争取达到50%,在校大学生达到110万左右。

    然而,当时的重庆却面临高校生源扩张、校舍不足的尴尬。数据显示,2000年前,重庆大学生人均用地不到教育部标准的1/3。因为校园场地狭小,高校无法大规模扩充基础设施,无法实现大规模扩招。建设大学城,成了改善重庆大学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水平的关键。

    2003年6月18日,一个注定将被载入重庆史册的日子。重庆市委、市政府宣布,开工建设全市单项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重庆大学城,提出了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集约办学,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

    市政府决定,由市地产集团与沙坪坝区政府联手建设大学城,于是,双方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大学城投资建设平台――――大学城城区建委。按大学城的规划,三分之一是大学校园,三分之一是市政设施,三分之一是住宅楼盘。显然,重庆大学城不仅仅是大学园区,它还是一座城市,除了赋予大学的特色之外,还具备了一座城市的特征。配套有3所中学、7所小学,而且吃住、购物、运动休闲、五星级酒店等一应俱全,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城、科技城、人才城、文化城、生态城。

    通过7年的建设,重庆大学城现已建成全国规模较大、入驻院校种类最多、结构布局合理、功能配备齐全的大学城。目前,规划进大学城的13所高校已完成投资90多亿元,建校舍410万平方米,重庆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11所高校已入驻,师生达15万人。警官职业学院、运动技术学院新校区基本建成,年底入驻。

    在大学城宣布基本建成之际,市长黄奇帆回顾了7年来的建设历程,认为大学城项目体现出5大特色:一是选址正确、布局合理、规划科学,充分体现了既定规划设计理念;二是大学城5个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教育设施一体化、公共设施一体化、后勤服务一体化和信息资源一体化),形成了互动的区域循环体系;三是市委、市政府明晰社会分工、工作平衡一体化,充分发挥了国有投融资平台作用,确保了大学城成为基础设施配套的“交钥匙”工程;四是市、区政府联手模式(地产集团和沙坪坝区政府),体现了高效、互动、快速的“重庆速度”;五是大学城是西部教育高地的象征,名副其实是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有机结合大学体。

    此外,黄奇帆指出,重庆大学城还具有3个特点:一是大学城是建设西部教育高地的基础和功能平台;二是大学城让重庆的教育基础硬件实现跨越发展;三是大学城是重庆精气神的体现,它凝聚了大家的智慧,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的大学城。

    重庆市地产集团董事长周天云说,大学城建设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地产集团和沙坪坝区政府共同组织建设的成果。大学城城区建委作为投资建设平台,通过资本和土地运作,完成直接投资77亿元,创造了大学城开发建设的“重庆模式”。

    记者了解到,在整个泛大学城地区,将投入400亿元,现已投入100亿元,目前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已入驻知名企业6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达10家。有关专家预计,有西部新城丰富的产业集群作相互支撑,西永微电园、台商工业园、物流园将在几年内成为产值上千亿元的园区,相当于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同时,大学城也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硅谷”,成为重庆最繁华、最富裕的新城之一。

    因为大学城的强大吸引力,重庆大学城、西永微电园、台资信息产业园、物流园以及规划中的“城市中心区”,正式成为一个整体――――西部新城(西永组团)。西永组团也将成为重庆6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以高等教育、高科技产业为主,作为沙坪坝区城市功能的延伸和拓展,成为体现山水园林城市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组团。

    高新产业迅速崛起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高技术产业的培育,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市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强资源整合,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建立和完善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把全市高校汇聚一地,培育更多人才,推动IT产业发展,加速重庆产业结构转型,为重庆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重庆产业突破的关键。在大学城开工不到两年,市政府决定投资在大学城附近打造“西部硅谷”――――西永微电园。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于2005年8月成立,园区总规划面积约37平方公里,是中西部地区首家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的微电子产业专业园区。

    建成仅仅5年的西永微电子产业园,顺应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转移和深度整合的新趋势,适时调整规划布局。通过抓住IT业新增量,围绕主导产业实行“垂直整合”式招商,形成了集电脑、芯片及配套电子元器件制造、软件与服务外包为一体的庞大产业集群。

    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园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瞄准IT业未来增量,着力打造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自去年8月以来,园区成功引进惠普2000万台笔记本电脑项目,并吸引了富士康、英业达、广达等企业纷纷落户。

    根据规划,围绕惠普等核心项目,通过整机和零配件企业相互延伸,垂直整合产业链,在未来5年内,西永微电子园将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电脑产业基地,形成年产8000万台、逾7000亿元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链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看好大学城人才优势的惠普,果断把全球软件开发中心(GDCC)重庆分中心放在西永。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的建设,成为了带动重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继惠普之后,印度NIIT、美国IBM重庆数据中心等IT巨头也陆续入驻。

    西永园区现已成为重庆产业发展、引智引资和对外展示的亮点和重庆市扩大就业、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支撑平台。

    重庆大学城还有更多创新之举――――高校聚集、产业支撑、品牌房企、商业配套、物流配送、区县发展,环环相扣,既是重庆大学城的特色,也是支撑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元素。

    如果说西永微电园是为重庆打造第一支柱产业――――信息产业提供支撑,毗邻西永微电园的西部现代物流城则为重庆物流产业开拓全新的成长空间。

    以成渝两地及沿江两岸往返中欧的物资为例,现在是由重庆顺江而下至上海出口,再到欧洲,历时45天以上;如果走新欧亚铁路通道只要10至15天,走泛亚通道也只需30天。而这两条通道的货运节点,都在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城。

    届时,西部物流园将成为重庆物流资源整合平台,发挥区域物资分拨分销与集散平台、物流衍生性生产服务业的集聚与孵化平台、全国物流网络重要中转枢纽节点和西部区域多式联运网络的中心节点的3大作用,构建一种新型的物流社区发展模式。

    在最新的铁道部规划中,重庆被定位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之后的第五大全国铁路枢纽,而其核心就是在重庆西部现代物流城配置国家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年吞吐能力165万标箱)和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日解编能力25000辆),再加上

    规划中的全国惟一铁路保税港,这些都为西部物流园打造西部最大铁路国际口岸带来不可复制的铁路物流资源优势。

    按照西部物流园的规划,预计到2012年,物流园的物流业态将基本形成,2020年将建成一座每天约25万人流的现代物流新城,成为中国西部最大铁路口岸。

    此外,2010年2月,为西永微电园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项目服务的西永综合保税港区正式挂牌。5年内,区内电子产业年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相当于目前重庆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还有2010年5月揭牌开园的重庆台资信息产业园,是专为吸引台湾地区信息产业来渝投资兴业而打造的重点园区。

    产学研结合的基地

    重庆大学城在布局上实现了高校与高科技园区的互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改变社会观念,改变循环体系,建立起一个互动的真正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循环体系。早在2005年,大学城就提出要校区互动,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到微电园实习,微电园前沿高科技的开发研究和产品成果可以到大学城交流。这几年,随着大学城和微电园的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将不断得到深化,园区高科技人员、研发人员与学校师生的互动还会进一步加强。

    共享平台基本建成。由重庆市政府投资3200万元,惠普公司承担软件开发任务建设的重庆大学城信息中心及其共享网络平台已于2010年3月建成,共享网络平台包括“一中心三库九系统”。“一中心”即大学城信息中心;“三库”即统一身份认证库;“九系统”即大学城门户系统、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科研资源共享系统、图书资源共享系统,以及就业信息、生活服务、网上商城、学习社区、大学城一卡通。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中的应用系统通过与各高校现有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资源调用,实现大学城范围内的跨校资源共享,有效地减少了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大大强化了服务师生的功能,扩展了校园功能。

    记者了解到,西永园区在为企业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和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基础上,成立了多家人才培训机构,并与重庆大学城各高校进行多层次的互动,利用双方优势资源,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在信息技术人才提供、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及其产业化、科研合作等方面全面合作,为地缘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提供了捷径,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目前,园区企业在其需求与大学研发、大学教育(课程设置、实习、培训等)、大学毕业生就业互动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合作。

    大学城建设与西部新城建设同步进行,有力地促进了西永微电园发展,形成了以大学城建设促进新区建设、以新区建设推动大学城建设的良性互动局面。市教委已组织80所大中专学校与惠普、富士康等企业对接,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大学城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建设者功不可没

    在这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学城的建设者们倾力奉献,精益求精、注重质量。作为那片荒芜山丘的拓荒人,他们殚精竭虑,艰苦奋斗。

    要在一片土地上造一座城,

    绝非易事。大学城的投融资模式和建设速度令人称道,被称之为“重庆模式”和“重庆速度”。从主体方面来看,“重庆模式”的主角是重庆市地产集团和沙坪坝区政府;从融资方面来看,“重庆模式”改变了传统体制下财政拨款的单一融资方式,并利用土地储备的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融资;从投资方面来看,“重庆模式”实现了投资、建设、运营、使用的职能分离模式;从风险管理方面来看,“重庆模式”构建了无须政府担保的防范机制。

    2003年6月18日,市地产集团与沙坪坝区政府签订了大学城土地开发协议,地产集团将分期承担大学城的建设投入,负责大学城内所有基础建设和地价补贴,并提供资金建设百米科技景观大道和井口隧道。项目总投入约60亿元,其中,2003年到位10亿元,2004年投入20亿元,其他资金根据建设进度保证陆续到位。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大学城建设制定了“三步走”计划:2005年秋季,实现首批高校招生;到2007年,入驻所有高校全部开工;到2010年,所有高校全部建成招生,师生人数规模达到15万。

    大学城建设初期困难重重:一是时间紧,大学城控规审批下来已是2003年11月,2005年秋季要招生,实际上只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二是任务重,道路建设、基础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等,工程量巨大。时间紧,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与时间赛跑。当时,几位负责人的案头,都贴着工程建设细化到每周甚至每日的时间进度表。

    大学城建设中,还值得一提的是沙坪坝区政府,他们做到了顺利拆迁、和谐拆迁。大学城规划23平方公里,涉及村民30000余人,以及拆迁企业100余家。能否顺利征地拆迁安置,便是大学城建设成败的关键。

    沙坪坝区委、区政府借鉴三峡移民经验,拆迁安置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城乡统筹基本思路,将拆迁人口全部农转非;本着自愿原则,大部分购买了储蓄式养老保险,男性55岁,女性45岁以上就能领到养老金;为拆迁户建起了高标准过渡房,做好搬迁户的心理疏导工作,缓和了征迁矛盾;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培训,帮助失地农民转岗就业。同时,地产集团组织资金,为拆迁户开工建设100万平方米万余套安居房,同时购买44万平方米约5000套商品房用于安置拆迁户。拆迁工作基本做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2005年10月18日,一个双喜临门的日子――――重庆大学城开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开园。随着重庆大学城正式开城,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3所高校师生的顺利入驻。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下,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也应运而生。仅用1年时间,地产集团就为微电子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近30亿元。

    紧接着,富力、龙湖、金科等房地产企业先后进入,使人流、物流、资金汇聚大学城,产生了巨大的聚集效应。

    近年来,重庆大学城迎来的一批批参观者,均对重庆大学城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工程质量和整体环境给予了积极评价,大学城已经成为重庆的一个知名品牌和新的发展亮点。

    截至目前,大学城累计完成投资超过287亿元,其中大学城城区建委投入77亿元,入驻高校投入90亿元,开发商投入约100亿元。预计到2012年,在校师生将达20万人,社会人口达25万,加上西永微电园和中心区的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及新楼盘入住人口,大学城建成后总人口将达80万至10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规模。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