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7+1”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模式
发布时间:2010-11-05 作者:过国忠 吴伟新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2010-11-05 提供者:吴绍棠
本报讯(记者过国忠通讯员吴伟新)“5年来,政产学研联盟充分发挥了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资源整合优势,极大地弥补了无锡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不足的短腿,有力地推动了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无锡市科技局局长吴建亮说,在11月3日召开的“无锡市政产学研合作工作会议”上,记者获悉“7+1”政产学研联盟平台的建立使得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等领域一批技术瓶颈和技术难点被攻克,竞争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产品不断出现。
“5年来,校地双方围绕集聚创新资源、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整合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等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全方位合作,在科技创新创业上所取得的发展成果。”吴建亮说。据悉,2005年以来,全市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项目累计达到2500多项,项目总投达210多亿元。全市承担的国家、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中80%以上都是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目前,全市建有企事业单位院士工作站70家,柔性引进了75名两院院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其中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49家,名列全省第一。
“7+1”政产学研联盟平台5年前建立,构建了以中科院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7家高校为主体的具有无锡特色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物联网、生物医药、软件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无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先优势,推进城市整体快速转型发展。从2009年起,市本级专门设立总额达1亿元政产学研及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和总额5000万元的科技条件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
据了解,通过建立“7+1”政产学研联盟平台,全市合作领域覆盖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作引导、院校为依托、各方要素联动”政产学研合作工作体系,政产学研合作逐步上升到由政府强力推进到全社会共同自觉参与,促使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资源加速向无锡集聚。截至目前,全市2市(县)7区共与各级各类院校签署全面合作协议62个,其中与国内院校签订合作协议54个,与国外院校签订合作协议8个。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方式组建的公共服务平台累计达到70个、企业研发中心达到349个;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机构5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