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汕头发展不竭的科技资源
发布时间:2010-10-27 作者:郑梦婕 信息来源:汕头日报 2010-10-25 提供者:吴 璐
汕头市坚持树立“精细化”科技服务理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产业调研,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汕头特色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多元化、内容特色化、机制科学化的新路子。产学研结合为汕头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科技资源。
“十一五”期间,汕头市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79项,获得资金扶持3710万元。114家企业与全国37所高校、17家科研院所的500多名专家教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聘请了51位大学教授担任科技特派员。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7所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建设了绿色包装与数字印刷省部产学研联盟、轻工机械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2家产学研联盟,建设了功能性薄膜研发基地等7家产学研示范基地。
随着汕头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与经济加速融合。汕头市企业共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实施了178项产学研结合项目,累计总投资11.82亿元,新增产品14142件,取得专利授权552项,新增产值99.51亿元,出口创汇累计2.08亿元,创利税累计8.64亿元。华兴冶金备件厂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承担的“铜冷却壁的制造与应用”项目已形成产业化规模,产品全球占有率超过50%,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铜冷却壁生产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集群加快集聚。
在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工作中,汕头市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点面”整合的产学研结合推进体系,通过以特派员入驻企业,解决单个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为点,以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产学研示范基地,从整个产业链上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问题为面,成功突破了一批制约汕头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研发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自有品牌,培育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汕头市科技局和金平区、汕头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扶持建设了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承担了“印刷涂布设备干燥系统节能减排技术研制与产业化”项目,自主研发了“高速封罐机控制系统”、“成套的专用纠偏控制器”和“包装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等行业共性控制装置和系统,已在多家企业应用,实现了机械装备的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了设备的附加值,促进了印刷包装设备产业的发展。
产学研合作激发了汕头企业家创业和发展的热情,在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过程中,拓宽了眼界,增强了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汕头科技企业80%以上建设了技术研发中心,部分成功升级为省级工程中心,一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了省部产学研示范基地。汕头企业产品在欧美日等高端市场不断提高层次和扩大规模,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进一步开拓非洲等新兴市场,在激烈的国内市场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