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尤肖虎:产学研需深层机制

发布时间:2012-02-19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尤肖虎:产学研需深层机制

发布时间:2012-02-19 作者:刘然 信息来源:人民网 提供者:魏瑞军

    我国移动通信领域产业和技术的良好互动有目共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十几年中,移动通信技术更是经历了从无到优的跳跃式发展。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尤肖虎作为这个领域的技术带头人,通过自身经历,对产学研用的机制进行了分享。

    人民网通信频道:移动互联网今后会取代传统互联网么?

    尤肖虎:趋势和你所说的恰恰相反。多种技术的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共同发展是一个大的趋势。宽带网到家入户,用户用wifi接入,也是一种移动互联网的形式,而且是更经济的形式。

    在室外,我们用移动通信网接入互联网;在室内,我们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家里的宽带范围有限,但外面的移动通信网成本相对较高。两种网络各自发挥优势,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无缝的无线互联网,这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人民网通信频道: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感受会一样么?

    尤肖虎:它们业务的形态是一致的。将传统互联网的应用逐步移植到移动互联网上,这也是一个趋势。比如通信网开始是打电话,后来是www看网页,看视频。移动互联网有个资源受限的问题,所以代价比较高昂,所以在推广的过程中受到成本的限制。在大的发展趋势上,和有限的互联网去发展。

    人民网通信频道:移动通信产业作为我国较好的产学研用典型,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尤肖虎: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的移动通信领域应该说解决的的相对比较好,这主要是政府在这个方面拟定了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从3G开始就大力推广产学研用的结合,比如说我们从98年开始启动的国家的3G的重大项目,实际我们当时在启动项目的时候就启动联盟,企业参与、高校参与,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去研发,成果的话,企业可以免费的共享联盟共同的成果,并且建立了一个综合的推动机制,这个机制包括联盟,包括标准化,包括论坛,包括国际合作,包括参加一些跨国的研究计划,所以这个产学研用的结合不是把高校和企业放在一起,它有很多深层次的机制,比如你怎么处理好高校的知识产权转移到企业,当时我们还邀请法律界的专家介入,专门了解一些章程,使我们的成果能够很好的转移到企业,所以这方面的产学研用的结合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在这里面的话,首先要掌握技术,其次还要有人才,还有核心的知识产权,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一个产业要培养出来,这些基础的要素要培育好。比如说我们的人才,98年我们做3G,当初政府支持项目,一下子有3000人一起来做,通过3年的努力,我们基本上掌握了,能做出我们实验系统来,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培育了大批的人才,这些人才在我们国家移动通信界都是骨干力量,所以产学研用的结合是一个综合的,包括基础性的因素,比如人才的转移,技术的转移,整个环境,都是非常之重要的。

    人民网通信频道:那么请聊聊您的团队的面貌。

    尤肖虎:我们的团队相对比较年轻,我们的实验室有60多位工作人员,有25位教授,他们大部分都在40岁上下,其中60%都有国外留学或访问学者的经历,我们有400多个研究生。我们实验室也是国内唯一一个从事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的重点实验室,所以我们的研究目标就是移动通信,我们非常专注,从90年底初研究2G,到90年代末研究3G,到2002年转向研究4G技术,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一路走来,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解决了很多当时看起来不可能解决的难题。

    人民网通信频道:未来是否有对5G的研究规划?

    尤肖虎:我们正在策划研究,比如说未来对5G的需求是什么。是要把它的技术能力再提高10倍到100倍吗?还是我们要反过身来把我们的资源利用率再提高10倍?我们认为未来移动通信的技术研发和理论创新的路还很长,空间还很大。

    人民网通信频道:这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有什么样的感受?

    尤肖虎:要感谢!由于名额的限制,我和华为公司只能有6个人获奖,实际为这个项目做出直接或间接贡献的人是非常多的,包括政府层面上,包括我们的大学合作伙伴,实际我们从3G到4G都有10所大学进行长期的支持,为这个项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然还有一批企业,我们和华为、中兴、大唐都有长期的密切的合作关系,还有一批研究所,当然也离不开学校、教育部对我们的领导支持。

    应该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我们国家发展了15年时间,从一片空白发展到有国际竞争力这样一个水平,我们能够获奖,也是这个领域的水平较高的一个体现而已,所以我们是非常幸运的,要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人。

    人民网通信频道:谈谈您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看法?

    尤肖虎:我并不反对“学而优则仕”,但我认为要更多强调的是科研工作者要更多的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能够发挥自己专长的事情,如果把自己90%的精力耗在一件毫无兴趣的事情上,这就是不值得的。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