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芬兰:产学研互动走出创新舞步

发布时间:2012-04-12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芬兰:产学研互动走出创新舞步

发布时间:2012-04-12 作者:赵长春/赫尔辛基报道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2-04-12 提供者:魏瑞军

    芬兰以高新技术和发达信息社会闻名于世,也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芬兰就已建立了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其突出特点是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产学研三位一体紧密结合,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加芬兰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从而推动芬兰经济的发展。

    良好的创新环境

    芬兰是一个创新意识很强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拥有最佳创新环境的国家之一。芬兰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创新。由芬兰政府总理主持的芬兰研发创新政策委员会(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olicy Council ofFinland)定期讨论有关科技重要议题。长期以来,芬兰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和技术研发的投入。每年,芬兰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第二位。芬兰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大量投入,对提高国民素质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完善的教育机制为国家和企业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多年来,芬兰政府在加强对教育投入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科研以及高新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投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芬兰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即使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时期,芬兰也没有减少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目前,芬兰政府研发方面的投入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0.8%增加到3.9%,这个比例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名列前茅。2010年,芬兰全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69亿欧元,其中政府投入为30%左右,企业占70%。

    政府扮关键角色

    地处北欧的芬兰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仅有540万人口的小国,国内市场狭小,经济严重依赖出口。芬兰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研发和利用高新技术,以增强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芬兰政府很早就意识到技术开发和创新的重要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芬兰就已建立了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结合的创新体系。芬兰政府通过宏观指导和协调,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加速技术开发及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芬兰经济的增长。

    长期以来,芬兰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芬兰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扮演着指挥者和协调者的角色。直属芬兰就业与经济部的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Tekes)是芬兰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重大科研和产品研制项目的资助者和促进者,在芬兰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芬兰政府通过该中心对芬兰的技术开发进行投入。2010年,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20亿欧元,其中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占6.1亿欧元。该中心专门为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发和创新项目提供资金和专家服务,鼓励和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工作,帮助企业将具有开发价值的设想变为科研成果,并迅速推向市场。

    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主要为具有高风险性和创新性的研发项目提供无偿资助或低息贷款,目的在于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的服务、新的生产方式与程序以及新的商业理念。该中心提供资助的形式取决于研发项目的性质。研发项目越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所获得的资助比例越大,贷款的比例相对越小。例如,具有挑战性的长期研发项目可以获得35%至50%的产品研制资助。企业在计划进行研发和产品研制项目的初期阶段,就可以直接向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设在首都赫尔辛基的总部申请研发项目的资助或贷款。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分布在芬兰全国各地的就业与经济开发中心可以向总部推荐有关研发项目。在芬兰有研发活动的外资公司在没有芬兰合作伙伴的前提下,也可以向该中心申请资助。但其项目必须是对芬兰经济有促进作用。

    芬兰全国共有23万个企业,99%是中小型企业。为此,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资助的重点是中小型企业,将50%至60%的资助提供给中小型企业。此外,该中心还根据新的形势和需要不断调整其资助的重点领域,目前其资助的重点领域为能源和环保、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服务行业。

    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每年的服务对象有近3000家公司企业、50所大学及高等院校和800多个研究机构。该中心每年为芬兰公司、大学、研发机构在研究创新方面的活动提供的资助达六亿欧元。每年资助的研发项目达2000个。2010年,在该中心资助下已完成的创新项目达到1600多项,其中,新产品392个,新服务406个,新的生产方式和程序317个,新专利562项。

    产学研紧密结合

    产学研三位一体紧密结合是芬兰科技创新机制的突出特点。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中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芬兰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开发新产品。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研发项目必须要有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参与,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项目必须要有企业参加,才能获得国家技术开发中心的资金。一个项目参与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公司企业越多,该项目获得资助的把握就越大。这种重视产学研结合的资助机制,对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芬兰技术研究成果商品化的速度比较快。这种强调产学研结合的资助机制,不仅能有效地使用有限资金提高研发质量,并对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芬兰,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有合作项目的企业约占50%,大大高于欧洲其他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激发了企业在研发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联手进行创新活动,将科研成果推向产业化,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研究成果几乎在产生的同时即转化为生产力,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并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和扩大了出口,从而推动芬兰经济的发展。

    在芬兰,政府和企业大量投资研究与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为此,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特别强调,新技术开发要能发展成为商业用途,有助于改善国内就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人文和环境发展,增加芬兰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出口。该中心在对新产品研制开发项目进行评估时,增加了对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特别是进入国际市场可行性评估内容,开发的新产品既要技术先进,又具有市场价值,必须对芬兰的经济有促进作用,从而使新技术产品在开发阶段就充分考虑该产品的国际市场前景,减少产品开发的盲目性。

    除了对芬兰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发项目进行资助外,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还负责组织和实施重大技术开发项目。技术开发项目确定的原则是对芬兰经济和未来产生至关重要作用的科技领域。每一个项目一般持续三年至五年,费用从1000万欧元到一亿欧元不等。技术开发项目涉及范围很广泛,由集中于某个关键技术领域的各种项目组成。这些项目代表着先进的科技发展方向和市场发展趋势。这些项目40%至60%的费用由国家技术开发中心投资,其余部分由参予项目的企业支出。

    创新,必有风险。成功的创新体系离不开风险投资。芬兰政府在风险基金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芬兰国家创新基金会(Sitra)是一个以高科技为对象的风险投资基金,专门为创新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融资贷款。它主要是以种子基金和启动基金的形式向处于启动阶段并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企业、高科技公司和中小企业投资,并利用所扶持项目获得的回报进一步扩大风险投资。

    创新体系国际化

    在当今的国际化浪潮中,面对创新全球化,芬兰又主动迎接挑战,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国际化,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尤其是与其他欧盟国家在技术方面的合作,为芬兰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创造条件。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还负责协调和资助芬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与国际技术合作项目。

    芬兰是个小国,其经济实力和资金有限。因此,芬兰必须在技术开发方面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技术和人力资源。为了加强芬兰参予国际研发合作的力度,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不仅鼓励芬兰的公司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全球性的研发项目,而且非常注重支持芬兰的中小企业参予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产品研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芬兰中小企业在进行国际项目合作中可以从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申请获得启动资金。芬兰国家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还为芬兰的公司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专家服务。该中心的专家向国外的科研机构和国际网络提供和发布有关信息,为芬兰的公司企业及科研机构同其他国家公司企业及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牵线搭桥,使芬兰公司企业能从国际研发项目的成果中获益,并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

    科技创新对提高生产率,提高芬兰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出口,促进芬兰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而易见。不断创新,特别是芬兰政府对芬兰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大力支持,使芬兰在电信、森林和金属工业、生物以及环保技术等众多领域拥有许多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和产品。特别是进入21世纪,芬兰以高新技术和创新能力赢得国际认可。2003年至2005年芬兰连续三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2011年排名第四。芬兰还被国际权威机构评选为“最具有创造力的国家”和“世界上技术革新程度最高的国家”。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