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中心召开武汉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开发研讨共识会

发布时间:2014-04-23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4月22日上午,中心邀请学校有关单位和部门,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第二会议室召开了武汉大学产学研合作案例开发研讨共识会。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章登义副院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部王建彤书记、科技园肖顺云主任、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产学研合作促进处殷娜以及高新产业发展部孟虹兆一行5人莅临会议,对武汉大学产学研合作领域的案例展开深入挖掘与探讨。本次会议由中心主任李燕萍教授主持,中心全体老师参加。

会上,章副院长就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上的四大方式及存在问题展开阐述,一是学校老师以专利技术服务于企业和社会,产学研协作解决企业和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二是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他指出老师对专利开发积极性较高,结合现有政策,专利转化在分配权方面已较为明确,目前在处置权上还存在一定争议;三是老师以专利入股企业,国家政策层面尚不明确,针对国有资产处置各级政府和学校出台的政策存在一定矛盾,参股后在股权分配上也存在一定困难;四是老师以专利成果成立公司,在开办公司过程中,除了在知识产权认知上较为混乱,还存在老师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和经验问题。紧接着,章副院长又针对这四种方式,为中心老师分别介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为中心提供了产学研合作案例经典素材。

随后,高新产业部王书记对章副院长介绍的案例加以补充,他特别指出,中心探讨或研究案例时要注意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还未成功转化的成果要予以保护,避免出现负面问题,注重有实际经济效益的案例。他表示国家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但在学校具体实施上遇到了很多政策性问题,如转化过程中无法有效对老师进行帮扶,难以落实到主体,这需要中心有专业化的团队为老师在政策研究、平台搭建及市场协作上做好服务,让老师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合理规避风险,并就一些典型案例为中心老师进行翔实的介绍。

最后,科技园肖主任介绍了科技园中几家公司的成功案例,并表示现阶段是产学研合作的瓶颈期,艰难地在各级政策的夹缝中开展工作。他指出产学研合作一要“架天线”,即在高校、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层面的各种政策条款中,找准切入点;二要“接地气”,产学研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始终要围绕国家和产业的战略需求来开展。

本次会议旨在总结与宣传武汉大学产学研合作中的典型,通过对武汉大学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探讨产学研合作中政策、体制机制的瓶颈,为相关湖北省和武汉大学及其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会后,中心老师表示本次研讨会收获颇丰,为大家了解产学研合作实践工作具有极大裨益。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