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中心主任李燕萍教授做产学研协同创新报告

发布时间:2014-03-17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3月14日上午,中心主任李燕萍教授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其机制构建”为主题,在襄阳市高新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襄阳政产学界做了一场报告。襄阳市科技局副局长李勋主持报告,襄阳各县(市)区科技局、高新区科技局产学研工作分管领导、高校院所及企业代表聆听了报告。

李燕萍教授围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三个“W”,即“为什么?”、“是什么?”和“如何做?”,结合实例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进行了诠释。

为什么要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李燕萍从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及其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形式演变、产学研合作功能的变化,以及新时期、新背景和新任务下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使命定位等方面,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意义。她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2011年)提出“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到教育部提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以及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明确了协同创新战略,再到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最后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我国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经历了从思想的提出、战略的制定到正在推进的战略实施。

什么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李燕萍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研究机构)创新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协同支持下,共同开展技术开发的创新活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在产、学、研、政、介、金协同下完成,产、学、研三方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政府通过法规、政策进行引导和鼓励,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提供相关信息服务,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共同完成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

如何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李燕萍认为在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改革和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知识创新主体的作用;二是改革和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资源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服务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三是改革和完善区域科技投融资体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市场驱动,多元资本参与,促进科技、产业与金融的深度结合;四是改革和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要实现服务型政府部门、公益性服务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有机互动。

整场报告中,李燕萍列举了大量的生动案例,将理论与现实巧妙地进行了结合,内容丰富,见解独到。李勋认为,李燕萍教授的报告旁征博引,启发思维,对襄阳市高新区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并表示要推进襄阳产学研合作组织建设,提升合作层次与深度,打造襄阳经济“升级版”,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