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转型经济、创新驱动研讨会 暨第三届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2015年8月21日至23日,“新常态下转型经济、创新驱动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在昆明理工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主办,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承办,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协办。本次论坛邀请了科技部创新驱动战略专家、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健教授,中心主任李燕萍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柳卸林,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秦开大教授,还有全国著名高校、研究院所、政府、企业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会,重点围绕新常态下转型经济、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发展模式、政策保障、平台搭建、市场评估、金融支持,产学研合作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健教授在会上作题为《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新发展》的专家报告。李健教授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的走势与环境,分析出目前我国在产学研合作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他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合作的新发展,现如今的产学研合作更加强调以创新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针对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他提出“要稳增长、调结构,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必须深化产学研融合,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互动”。此外,中心还邀请了中建三局第一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卫国作了《行业变革时代:产学研结合是转型之路》的专题报告,盛隆电气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谢清伦作了《新常态下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方向的思考》的专题报告。 会议期间,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的刘林青教授提交的《基于悖论思想解决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新思维;以杨代常科研团队为例》荣获本次论坛一等奖,龚红教授的《新常态下的科技人才成果当地转化激励政策效果研究》荣获二等奖;陈建安副教授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湖北省为例》、陶厚永副教授的《中小民企创新投资的驱动力:政府补贴or信贷投资》、刘学元副教授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及余静静老师的《基于三重底线的中国可持续创业路径研究》荣获三等奖。 自2012年起,中心已连续召开了三届中国特色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论坛的召开对推进中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破解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难题,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加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中心教师集体研究成果、智慧结晶《中国特色产学研用结合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中国特色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机制及政策研究”(10JZDW003)课题组)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在本论坛上首次发行,该书由专家顾问李健教授、课题组负责人李燕萍教授及课题组成员吴绍棠、陈建安、陶厚永、黄明东、龚红、温兴琦老师合作完成。(通讯员:熊曼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