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的回顾与展望—第七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8-12-23 00:00   作者:   来源: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12月22日,以“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高峰论坛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由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创客与众创空间培育战略研究”课题组主办,珞珈创谷、烽火创新谷、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协办。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1、合照_副本.jpg

论坛开幕式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淑杰主持。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谈广鸣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与会代表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回顾和总结我国产学研合作走过的路,对在新时代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们能够以此次高峰论坛为平台,一起回顾、研讨和展望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为产学研的未来发展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谈广鸣副校长讲话_副本.jpg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健在致辞中总就改革开放以来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阶段、发展经验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看法和感悟等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作为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的创立者和首席专家向与会代表推荐和介绍了此次论坛首发的中心专著《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回顾与展望》及中心英文期刊《产学研动态季刊》启刊的基本情况。

3、李健书记讲话_副本.jpg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民革湖北省委会主委王红玲在致辞中指出,12月22日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闭幕日,在这特殊的日子,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研讨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宝贵经验,谋划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对于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湖北,尤其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重镇的武汉而言,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学研的高度合作,希望与会专家能通过本次论坛为湖北的产学研合作建言献策,努力将湖北省打造新时代科技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标杆。

4、王红玲副主席讲话_副本.jpg

随后举行的主题演讲环节由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创客与众创空间培育战略研究”首席专家李燕萍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国权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朱桂龙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柳卸林教授,珞珈创谷创始人漆勇先生,烽火创新谷产业发展顾问田野博士分别围绕“面向时空发展的组织学习理论”、“创新体系与能力建设中产学研合作问题思考”、“珠三角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及其思考”、“中国科技与经济融合40年的反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与难点”、“产学研融合的生态型双创平台助推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发表了主题演讲。

陈国权教授主旨报告_副本.jpg

穆荣平教授主旨报告_副本.jpg

朱桂龙教授主旨报告_副本.jpg

柳卸林教授主旨报告_副本.jpg

漆勇总经理主旨报告_副本.jpg

田野博士主旨报告.jpg

下午的专题报告论坛由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龚红教授主持,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宝建、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孙文娟副总经理、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院长易高峰、广州工商学院副院长易露霞、武汉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朱巍以及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海军等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与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及探索”、“产学研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塑造”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张宝建_副本.jpg

5、闭幕式照片_副本.jpg

下午5点,论坛圆满落下帷幕。闭幕式主持人李燕萍教授表示,此次高峰论坛聚集了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不仅充分体现了论坛产学研结合的主题,也推动了现场跨领域的思想碰撞,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许多极具思想性的启示和建议,真正将论坛谈到了高处、落到了实处。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能够推动产学研合作学术共同体的建立,共同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的高质量发展。(文:李洋、龚红,图:刘宇珊,审稿人:李燕萍)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A505 邮编:430072 电话:027-68753010 传真:027-68753010 EMAIL:iurchina@whu.edu.cn
Copyright 2009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a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llabor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